您的位置: 首页--> 历史--> 中国历史八下电子课本文集

中国历史八下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
第二单元(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)


    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,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起步。 民主政治建设也顺利进行,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。
     1956年,我国完成对农业、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。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得以建立,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。
    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,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就, 但也出现了 “大跃进”“文化大革命” 那样的失误和曲折。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。

    1953年《人民日报》的元旦社论这样写道:“工业化—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, 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,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。 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,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。 ”新年伊始的号召热情洋溢,吹响了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号角。你知道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是怎样起步的吗?

第一个五年计划
    新中国成立前夕,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和国民政府的搜刮, 以及多年战争的破坏,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已经濒于崩溃。 新中国成立以后,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,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,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。 但是,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。我国的工业水平很低,基础薄弱,而且门类不全, 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。

    材料研读
    新中国成立初期,毛泽东感慨地说: “现在我们能造什么?能造桌子椅子,能造茶碗茶壶,能种粮食,还能磨成面粉,还能造纸, 但是,一辆汽车、一架飞机、一辆坦克、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。”
    想一想:我国是在怎样的起点上开始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?


    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,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。 它的基本任务是 :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,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; 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、轻工业、农业和商业 ;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;等等。第一个五年计划从 1953 年开始执行。
    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,我国 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 个项目为中心,先后施工 1 万多个工业项目。 钢铁、煤炭、电力、机械制造等各个领域快速发展,捷报频传。 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、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、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。 交通运输建设也取得很大成就,新建宝成、鹰厦等铁路 30 余条 ;川藏、青藏、新藏公路相继通车, 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;1957 年,武汉长江大桥建成,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。
    相关史事
    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,创造了许多历史上的第一。
    1953年,中国第一座大型露天煤矿——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建成投产。
    1955年,新中国第一套6 000千瓦火力发电机组在上海组装成功,开始建立中国的发电设备生产基地。
    1955年,中国第一块国产手表在天津诞生。
    1956年,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来。
    1956年,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在沈阳试制成功。
    1956年,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——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。
    相关史事
    中国人渴望有自己的汽车制造厂,生产出自己的汽车。 1956年,一座宏伟的汽车城—第一汽车制造厂,在长春近郊建立起来了。
    1956年7月13日上午8点半,汽车总装配工作开始。工人、技术员和干部,怀着十分兴奋又紧张的心情, 走到总装配线两旁自己的工作岗位上。150米长的总装配线缓缓地向前转动,工人们按顺序将汽车的部件一一进行安装。 装配线转到终端时,一辆崭新的深绿色解放牌汽车出现了。 早已等候在那里的汽车司机,立即跨进驾驶室,把汽车徐徐地开出了装配车间。 万余名工人夹道欢迎,欢呼第一辆解放牌汽车诞生了。


    到 1957 年底,第一个五年计划绝大部分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。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, 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。


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
    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,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。 在全国人民普选的基础上, 1954 年 9 月,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。 全国人民代表聚集一堂,共商国家大事。大会通过了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》。 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,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。 宪法规定,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。这就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。
    相关史事
     1953年12月,新中国进行了全国规模的基层选举 ,选举地区的人口为5.7亿。 全国各地共选出500多万名基层人大代表,选举产生了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。 许多工业、农业和其他各方面的优秀人才被选为人民代表。 人们把选举的日期当作节日,张灯结彩,庄严隆重地行使自己的选举权。 这是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体人民参加的空前规模的普选。


    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,朱德为副主席, 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;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
   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,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,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。
    知识拓展:第一座长江大桥
    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,在历史上是阻隔南北交通的“天堑”。 由于没有桥梁,所有南来北往的物资和行人只能靠轮渡来运送,极不方便。 新中国成立前,中国工程技术人员为了使江北的京汉铁路江南的粤汉铁路连接起来, 曾经在武汉进行过4次测量工作,但都搁置下来。 新中国成立后,人民政府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已有的测量资料进行了研究,并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, 对大桥建设工程进行了新的钻探测量和设计工作。 1955年9月,武汉长江大桥正式开工。 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, 1957年10月,全长近1700米的长江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—武汉长江大桥顺利建成通车, 实现了“一桥飞架南北,天堑变通途”的美好愿望。

参考资料
永远的铁道兵|鹰厦铁路提前一年全线通车
苏联援华156项重点工程都在哪?
长江第一桥|国家相册
京汉铁路
粤汉铁路历史
武汉铁路史话(之一)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

返回前一页   ▲ 返回顶部